节能环保信息平台首页 在线投稿
会员登陆 忘记密码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网站首页 传媒资讯 环境标志 绿色采购 名优推介 企业之窗 能源与环境 节能环保信息 节能环保宣传 节能环保专家
新闻动态 调研统计 低碳经济 再生资源 研究探讨 质量技术 世界环境日 节能环保服务 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环保知识
政策法规 专题焦点 循环经济 展会演艺 能源开发 安全生产 节能宣传周 绿色建筑节能 节能环保设备 节能环保认证
标准规范 论坛培训 清洁生产 煤电气油 新 能 源 公益慈善 联盟与合作 节能环保推介 节能环保产品 招聘供求信息
请输入关键字
Baidu
无标题文档
会员:
服务: 发布信息 在线投稿
环境标志   更多>>
123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
123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
123 张小丹总经理应邀出席“十年回
123 中环联合认证中心颁发家具行业
123 中外生态标签互认有何奥妙
123 2017空气净化器环境标志标
关注焦点   更多>>
123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连维良
123 最高检紧盯环境犯罪
123 “塑料紫菜”微博视频发布者被
123 环保部:1-9月按日连续处罚
123 陈吉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
123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纪念孙中山先
公益慈善   更多>>
123 泰禾集团捐赠2亿元支持清华大
123 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
123 全省公民道德先进典型宣传工作
123 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四届三次
循环经济   更多>>
123 江苏、山东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评
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
123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我国废
123 2013年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
123 2013年福建省节能循环经济
123 福州:节能项目最高奖百万 5
       信息中心 > 认证评价服务
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节能环保信息平台 www.fjjnhb.com 来源: 国家质检局 2019-8-16 8:37:08 打印

 

质检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认监委 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质检认联〔2017〕5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15〕25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7〕24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6〕8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及《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 〔2013〕1号)的落实工作,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提升绿色建材产品质量,推动建材工业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现就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目标原则

  (一)总体目标。

  按照国务院要求,将现有绿色建材认证或评价制度统一纳入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科学、完备、有效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现一类产品、一个标准、一个清单、一次认证、一个标识的整合目标,建立完善的绿色建材推广和应用机制,全面提升建材工业绿色制造水平。到2020年,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以上。

  (二)基本原则。

  1. 统一协调,共同实施。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的采信和推广应用工作。

  2. 稳步推进,平稳过渡。积极稳妥地整合现有绿色建材相关评价认证制度,结合实施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政策平稳过渡。

  3. 强化监督,多元共治。加强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诚信体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形成政府、行业组织、认证机构、生产企业多元共治的良性局面。

  二、组织实施

  (三)加强组织协调。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共同成立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推进工作组(简称五部门工作组),协调指导全国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

  各地应参照五部门模式成立本地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组,接受五部门工作组指导,负责本地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推广应用工作,引导本地符合条件的机构申报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参与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编制,监督管理本地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活动,审查、汇总、上报本地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结果。

  (四)建立统一的产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构建绿色建材产品标准体系框架,组织研制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标准,确定和统一发布绿色建材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动态管理绿色建材产品标准。

  (五)建立统一的产品认证体系。由国家认监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构建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体系框架,制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目录、实施规则和证书式样;按照绿色产品认证机构能力要求确定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

  (六)推进绿色产品认证。积极稳妥地推动绿色建材评价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转变。

  对于纳入统一的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的建材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按照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进行绿色产品认证,已获得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建材产品在证书有效期内可换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对于未纳入统一的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的建材产品,以及统一的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内已获得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建材产品,仍参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14〕75号)执行,按照分级认证的原则实施自愿性产品认证,由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七)加强机构能力建设。认证机构应具备从事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活动相适应的工作条件和技术能力,按照《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4号)管理,由国家认监委批准,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参与监督管理。

  三、采信应用

  (八)完善政策措施。质检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加强政策衔接,统筹绿色建材标准制定、产品认证、生产应用等环节,积极引导建材生产企业参与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抓紧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和推广应用机制。结合深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动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国际互认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九)积极采信应用。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绿色建材认证推广应用方案,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积极鼓励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建设一批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推广应用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新型城镇化建设、节能减排等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对各地开展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推广应用进行检查。

  四、监督保障

  (十)加强监督检查。要强化对认证过程的监管,确保认证工作规范有序;遵循“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对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认证要求的产品、企业进行处置,追究相关企业和认证机构责任。依法查处认证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违法违规的认证机构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黑名单,并记入相关机构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十一)强化社会共治。及时发布认证机构及获证企业相关信息,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要主动公开认证产品标准、程序、方法、结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认证机构、认证人员、获证企业、最终用户的关联制约机制、风险责任机制,依靠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实现多元共治。

(十二)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相关政策解读。贴近群众、走进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建材产品宣介活动,向社会提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结果发布等服务,引导消费者选材,强化公众绿色生产和消费理念,让广大消费者接受认证结果、信任认证制度。支持企业提品质、树品牌,促进建材工业提质升级。

 

质检总局 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认监委 国家标准委

2017年12月28日

 

 



     相关信息
 
 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  
 

 

 我也来评论
评论人: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重刷新
     
无标题文档
 
福建日报
海峡都市报
海峡消费报
福建卫生报
福州日报
福建教育报
福建煤炭报
东南快报
福建侨报
环境与发展报
鉴信平台
信用中国
信用福建
信用福州
福建新闻网
福 建 之 窗
福建广播影视
福 建 热 线
福建节能环保网
厦门节能公共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 国 节 能
信用评价网
福建国家电网
福建节能监察网
中国节能协会
中国节能服务网
鉴信信用认证
环境认证中心
福建水利信息网
福建省工信厅
福建省质监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环境保护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福建省住建厅
福建省环保厅
国 际 能 源
中 国 能 源
国际节能环保网
福建省发改委
福州市政府网
厦门市政府网
宁德市政府网
莆田市政府网
泉州市政府网
漳州市政府网
龙岩市政府网
三明市政府网
南平市政府网
返回首页 | 网站介绍 | 帮助中心 | 会员注册 | 诚聘英才 | 发布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0-2025 节能环保信息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www.fjjnhb.com E-mail:fjjnhb@163.com
QQ:7471537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闽ICP备09044602号-2